新闻公告

我院成功承办“2025年全国MPAcc会计智能化师资培训班”

会计学院 报道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深入推动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智能化时代的转型与创新,全面提升MPAcc师资队伍的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MPAcc会计智能化师资培训班”于202510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苏畅、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王跃堂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吴武清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王彦超教授、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陈虎博士、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续慧泓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海教授、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温素彬教授、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俊峰教授、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葛世龙教授等人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全国MPAcc培养单位的180多名师资共同探讨智能技术驱动下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内容与新方法。开幕式由刘俊峰主持。

姜海在致辞中感谢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信任,并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姜海强调,数字化转型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培训将推动知识更新,助力智能技术与会计专业深度融合。

 

随后,王跃堂致开幕辞。王跃堂指出,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必须拥抱智能化,本次培训不仅是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发展的变革,更是为了引领未来的会计教育方向。

 

上午的主题报告由温素彬主持。王彦超以“基于Python的会计类课程开发与实践”为主题,分享了课程开发的“三层逻辑”:首先,顶层设计方面,明确学生需掌握会计语言、自然语言、计算机语言这“三大语言”,强调程序化思维比代码本身更重要;其次,课程方案方面,组建教学团队开发相关课程,结合会计场景教学,并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考核;最后,教学实施方面,构建助教团队,灵活调整课堂内容,确保教学内容高效实用。

 

吴武清作了题为“数智时代的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的主题报告,提出业财融合要聚焦“国际化、数字化、价值化”三大方向。国际化维度,指出财务共享的未来是跨领域服务集成,需主动承担数据治理牵头角色;数字化维度,提出数据技术与信息技术双轮驱动逻辑,强调数据治理是基础;价值化维度,指出财务是服务化与资产化结合,同时建议高校师资向企业实践靠拢,提炼经验反哺课程。

 

下午的主题报告由葛世龙主持。陈虎以“数智化再造财务”为主题,提出传统财务部门已从“分散式”向“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三模块转型,如今大数据等技术突破推动了财务“非财务化”。陈虎强调,财务数智化核心是数据能力升级,他呼吁高校与企业共建培养体系,通过资源共享培养新型人才,推动财务向“战略型”转变,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

续慧泓围绕“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智能会计实践和人才培养”发表专题报告。他指出业财融合是智能会计的核心方向,并提出“复合型创新管理人才”目标,构建了涵盖基础核算、业务理解、决策管理的能力体系,强调需融合经济、技术、专业模块,打通产业链、教育链与数字链,培养兼具思维创新、伦理协同与数字化技能的会计人才。

   温素彬发表了“会计智能化升级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主题报告。他强调会计智能化核心在于管理会计智能化,应坚守会计根本,注重培养学生懂业务、懂数据、懂分析、懂工具、懂设计的能力,构建坚实的人才能力底座。同时,通过构建“一体两立六协同”课程体系,校企共建的教学模式推动会计智能化人才培养,为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年1026日,参会教师赴南钢智慧中心、钢铁博物馆和霸王山纪念馆参观,深度学习南钢智慧运营的先进经验。南京钢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跨空间、跨边界、跨组织的集群式一体化智慧运营,通过整合多模块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以“数字实景工厂”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引领了钢铁行业智慧化发展。

本次培训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MPAcc培养单位的骨干教师,以“会计智能化”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在会计教学与实践中的深度融合,通过专家主题报告、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助力参训教师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共同为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会计人才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