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青衿辩古今,灯火映冠冕——会院辩论队用坚持和热爱摘得南审杯桂冠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10

  2025年3月9日,南京审计大学第三十一届“南审杯”大学生辩论赛(学院赛道)冠军争夺战在敏达学术报告厅正式落下帷幕。会计学院辩论队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精湛的辩论技巧脱颖而出,最终问鼎冠军,队员张睿婕荣获“最佳辩手”荣誉称号。

   这次南审杯(学院赛道)比赛,会计学院辩论队以初赛、复赛三战全胜的骄人战绩过关斩将,经过激烈漫长的角逐,最终在决赛的赛场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硕果——摘取了第三十一届“南审杯”辩论赛学院赛道的桂冠!

赛程回顾

此次总决赛的辩题为:“李子柒”/“黑·悟空”更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双方辩手你来我往,精彩展示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会计学院辩论队作为正方,从“李子柒”短视频的媒介手段和内容质量两个方面论证其传播力度、传播效果均优于“黑·悟空”3A游戏,数据丰富扎实,案例丰盈生动。其中,队员们提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靠的是与世界共享文化温度,而‘李子柒’短视频正是展示了这层文化的温暖”的论点更是引发全场掌声雷动。正反双方思维火花的碰撞、连珠炮般的质询,让决赛的赛况异常激烈却又精彩纷呈。最终,会计学院辩论队以4:3的票数胜出,三辩选手——来自原财务管理专业的22级辩手张睿婕也获得了属于她的“全程最佳辩手”的称号。

备赛点滴

为了不辜负全院师生的期待,更为了在辩论中了解感悟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辩论队队员从辩题和持方公布的当天就开始认真准备。正式的备赛日程从2月13日开始,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队员们持续不断讨论、一遍一遍练习攻防和口径、一轮又一轮模赛打磨、背诵早已烂熟于心的框架和环节稿,他们为了冠军一席付出的努力全映照在会计学院敏知楼516会议室的灯光里,学院领导十分关怀队员们的备赛状态,到备赛场地亲切看望积极备赛的同学们,为大家送来饮料和点心补充能量,院长温素彬更是在决赛前来到敏达学报,为即将踏上赛场的选手们加油打气。

备赛剪影——一遍又一遍修改的稿件资料

备赛剪影——反复梳理的思路板书

备赛剪影——意气风发的队员们

完赛感想

参赛队员分别是来自2022级的张语婳、张睿婕、施乾祥和2023级的吴弈岺同学,这次令人难忘的南审杯也将是22级的队员本科期间参加的最后一次校内辩论赛,“最后一舞”是圆满的结果,队员们不舍却也十分满足。因为这个辩题,他们与“李子柒”结缘,更因为这个辩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感触和热爱也更加深入地刻进自己的内心。

张语婳(一辩,2022级会计2班):敏知楼516的灯光明亮,键盘敲击声与笔写在纸上沙沙声成为了独特的旋律,在备赛的许多个日夜里,在反复推翻的框架中,藏着我们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在打完模赛的一个夜晚,我们一起观看了李子柒的视频,当看到李子柒的布鞋踩过晨露浸润的田埂,我们都为之感到动容,发现原来李子柒视频里的笔墨纸砚都是时光沉淀的琥珀,封存着东方文明最本真的温度。有温度的是烟火气的生活,而华夏文明就是根植于我们每个平凡人的生活所开出的最璀璨的那朵花,如今,这朵花载着千千万万个人的情感乘着巨轮远航,传播着它的可贵,但在中华文化远征时,我们还要记得点亮归乡的灯塔。当我们用温良接续温良,用真心唤醒真心,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里的文化碎片,终将在某个晨曦里,化作连通世界的虹桥。

最后,说到辩论,所谓生生不息,不过是无数人把生命中的某个片段,酿成了后来者启程时的晨露。在这次备赛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次模赛,得到了很多次鼓励,接受了很多次教导,每次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感谢学院领导老师们给我们的全力支持,感谢会辩的老队长夏惟桐学长,感谢帮我们打模赛的队伍,感谢各位指导我们的学长学姐,感谢关心我们、带着我们长大的哥哥姐姐们,希望未来我们都越来越好!

   施乾祥(二辩,2022级会计2班):决赛与其说是一场残酷的竞技辩论,我更觉得是一场追寻的旅途。第一,是追寻中华文化的价值。李子柒和黑神话悟空都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典型案例,在现实层面难以比较,于是我们从传播的模式和态度入手,看到了李子柒视频中传达的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与品质温度。在独特价值中展现共同价值,在共同价值中认同独特价值。第二,是追寻时间。从大一进入会计学院辩论三年来,一直渴望拥有一座属于会计学院辩论队的冠军奖杯。备赛期间敏知516长明的光,润泽湖畔倒映的星空,都是时间的考验,我们跨越时间,三年的等待终于花开结果。最后,是意义的追寻。以辩会友,博采众长。辩论队的意义远远不止辩论,有队友并肩作战时的支持,有学长学姐带队时的笑声泪水,有学弟学妹成长的身影,还有学院领导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指导……这些画面仍历历在目。拿到冠军的那一刻,回头看见自己,看见队友,看见学长学姐,看见学弟学妹,看见领导老师,意义藏在其中。

张睿婕(三辩,2022级内部审计班):这道题备赛了很长时间,从2月13日开始,我们就来到了李子柒与黑神话的世界,从假期每晚查资料、写框架,到开学之后每晚学习完去敏知516继续修改,我们改了6次框架、8次一辩稿,5次模赛,反复的打磨内容希望呈现出更好的效果,把我们在备赛中真实的感受到的,李子柒带给世界的温度传递给大家。在我们准备数据看李子柒的评论区时,“回归”那一条的评论把我们都感动到了。无数外国网友真的在欢呼,说世界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回来了,我们感受到深深的震撼,我想就是她视频里的宁静美好、温柔但坚韧、手工布道与烟火气打动了每一个人,我们都是地球村的儿女。在获胜的路上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感谢会计学院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咖啡和大会议室让我们感到学院的温暖,感谢“退休”十几年的会辩老队长夏惟桐学长,还要感谢帮我们打模赛的政府审计学院辩论队、经济学院辩论队、李炎希学长、卢意洋学长、王宸洋学长、万其顺学长(感谢万老师出片!)、毛雨轩学长,还有一直默默关心我们的学长姐~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会辩生生不息!

吴弈岺(四辩,2023级会计4班):在思考这道辩题的价值的时候,我是存在真实的困惑的:是不是我们要先证明国力强盛技术先进了,文化才能出海?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到底对软实力的输出起到多大的作用?坦诚地说,其实我很认可对方立场的观点,事实确实是只有中国强大了,大家才能看到中华文化。但“被看到”和“被认可”依然存在距离。那么为什么李子柒能让外国友人发自内心地认可中华文化呢?因为她还原了逐渐被我们遗忘的文化跨传播最初的样子。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整个世界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一种叫做“生存焦虑”的氛围中。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文化那种滋润和温度呢?李子柒其实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乡愁,用中华文化铺了一条返乡的道路。如果一定要说中华文化作为高语境的典范,有什么是很珍贵却很难传播出去的,我认为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贯彻了中国人行事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李子柒跨文化传播的方式,遗憾的是所有的描述都太单薄,最珍贵的永远在语言之外。

对于这场比赛,其实我一直是有些恍惚的,可能是遇到了瓶颈,所以每一场模赛的状态都在起伏,甚至正赛的状态我也没有觉得特别满意。万幸的是,我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哥哥姐姐,最靠谱最包容的队友,我百分之百地相信我们前期所有的努力都能够得到回报。感谢我在辩论里遇见的那些向我伸以援手的人,会计学院的老师们,会辩的老队长夏惟桐学长,帮忙出模赛的友队和学长们,还有22级的哥哥姐姐们,你们是我辩论这条路上最初的光亮。

   第三十一届“南审杯”辩论赛(学院赛道)冠军桂冠是圆满的结果更是激励会计学院辩论队前进的动力,这不是终点,更像是一个起点,激励着会计学院辩论队一代又一代的队员们不断前行、辩出风采。